您的位置:首页>财经 >

预计整个北京冬奥周期特许商品收入将突破25亿元

来源:第一财经  

当北京冬奥的主火炬在晶莹剔透的雪花中炽烈燃烧,中国冰雪经济的热力已扑面而来。

“现在每人限购1个冰墩墩”!在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冬奥旗舰店门前,不时有工作人员出来维持秩序,尽管气温接近零下,等待进店购买冰墩墩等冬奥会特许商品的队伍已经排出了几百米远。

顾客刘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早上五点多天还没亮外面就排起了长队,开门才十分钟许多货架就已经空了。除了冰墩墩,还有一些文具、毛绒玩具、钥匙扣也非常可爱。“每种都想买,一口气花了两千多块钱,也算是送给亲人特别的新年礼物。”

在冬奥的线上旗舰店,“付款后30天内发货”“每个ID限购两个”的冰墩墩手办早已“秒光”。着急的消费者甚至到相关上市公司的互动平台上发问董秘:“吉祥物太火爆,到底哪里能买到?”山西证券表示,预计整个冬奥周期,特许商品收入将突破25亿元。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赵卫东6日称,他在这两天也被朋友询问,哪里可以买到冰墩墩,“这反映了中国冰雪运动的热度在高涨。因为春节假期工厂放假,导致目前供应量不足,难以应对爆发的热度。我们在努力协调加大供应。”

冰墩墩的火爆,是当前“冰雪热”的一个缩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乘着冬奥之风,大众对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的热情不断高涨,冰雪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根据《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国将力争2022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2025年争取实现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在当下冰雪竞技体育、市场和产业快速发展和扩张,群众基础日益雄厚、资本持续涌入的趋势之下,中国冰雪行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冰雪消费热情高涨

根据北京冬奥组委特许经营计划,截至2021年底,共计开发了5000余款特许产品,涵盖了徽章、钥匙扣等非金属制品,贵金属制品,服装、服饰及配饰,丝绸制品,陶瓷制品,文具,毛绒及各类材质玩具,工艺品,首饰,电子产品及配件,智能穿戴设备,家纺织品,箱包,冰雪运动用品,纪念邮票及邮品,纪念币(钞)等。

这些特许产品,不仅品类丰富,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在设计上也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的奇思妙想中,既有纪念冬奥的意义,其广泛热销,也能起到推广传统体育文化、弘扬民俗传统的作用。

2月4日晚,随着北京冬奥会开幕,百万网友涌入奥林匹克天猫官方旗舰店,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的许多周边产品几乎“秒空”。当晚的冬奥会开幕式,不少网友开启了边看直播边买同款模式,“冬奥开幕式中国队羽绒服”登上淘宝热搜,安踏天猫官方旗舰店的羽绒服、卫衣销量大幅提升,其中冬奥国旗款外套、谷爱凌同款卫衣等格外受消费者欢迎。

冬奥会也带热了冰雪旅游。飞猪数据显示,虎年春节冰雪旅游相关商品订单量同比去年春节增长超过30%。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丰富多样的冰雪活动成为这个春节的消费热选。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春节假期前三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1.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678.49亿元。

在春节出游人群中,“冬奥”“滑雪”主题热度上升。携程数据显示,以“冬奥”为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增长200%。春节前三天,滑雪门票订单与去年相比增长33%。白天赏雪、玩雪,晚上住酒店、泡温泉,享受康养快乐新年,也成为春节假期最应景的文旅消费新潮流。春节前三天,滑雪酒店的订单量同比增长52%,酒店人均花费同比去年春节上涨13%。

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常态化冰雪旅游、体验冰雪运动,正成为人们新的运动习惯,冬奥会更是点燃了全民冰雪运动热情。滑雪运动类商品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322%,其中滑雪面罩成交额同比达15倍,冰上运动类商品整体成交额总比增长达430%,其中花样滑冰鞋、速滑磨刀架、速滑冰刀鞋、冰球杆、冰刀套、冰球鞋成交额同比增幅分别达553%、420%、368%、328%、266%、125%。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院长助理吴特撰文分析,中国冰雪消费火热,除了北京冬奥会的直接刺激,冰雪产业发展更深深扎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沃土。随着国内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消费升级的浪潮也将冰雪产业这艘大船推向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1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未来,体育、旅游、文化消费成为重要的升级方向,冰雪产业在其中受益匪浅。

吴特表示,我国冰雪产业目前还处于快速发展和爬坡期,客观上还存在产品内容供给的质与量缺口、冰雪消费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与冰雪产业成熟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在当前更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但随着冬奥会遗产、消费升级潜力释放、体育强国建设三重“红利”的持续释放,我国冰雪产业依托这些深厚基础,其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冰雪产业潜力巨大

在2013年的申奥计划中,中国奥委会首次提出了将通过举办冬奥会“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自2015年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动冰雪运动项目竞争水平的提升、冰雪产业的完善和升级。

比如,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2019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2021年2月,文化旅游部等发布的《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地方层面上,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促进冰雪运动发展的政策和规划。比如,《河北省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2年)》。

在中央政策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加速扩张。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3日,我国滑雪相关的企业现存6800余家,2021年注册量达1383家,同比增长了57.3%,是近十年注册量最多的一年,而此前几年注册量并无明显增长趋势。

从地区分布来看,河北省以752家企业高居第一,黑龙江、广东紧随其后,分别有企业679家、638家。滑雪相关企业大多分布在北方地区,东北三省的企业量均排名前五,山东、北京、新疆、内蒙古、陕西的企业量均排在前十之列。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预计在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即将实现此前国务院提出的“2022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超8000亿元、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预计到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国内冰雪旅游收入将超1.1万亿元,产业规模将占到整个体育产业的近1/5。

山西证券指出,冬奥会从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产业投融资等方面全面提升冰雪行业热度。伴随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叠加国家政府积极出台相应支持措施,冰雪赛事服务业、大众冰雪运动及培训业、冰雪旅游业等逐渐复苏,2021年我国冰雪产业已大幅度反弹。

普华永道指出,本次北京冬奥会设置了三个赛区,能够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带动京津冀的旅游产业,促进地区经济转型。赛后,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和延庆赛区将建设成为北京西北部滑雪旅游产业带,并以此为核心带动整个华北地区滑雪旅游产业的发展。

酒店内挂着滑雪板,墙壁上都是冰雪运动主题的装饰画,一窗之隔还可以看到正在建设的滑雪场。这里是位于上海临港的耀雪冰雪世界(暂定名)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11174.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49170.77平方米的室内大型滑雪场或许是上海未来最大的滑雪场。

近期,上海的白玉兰广场正在举行“白玉兰冰雪节”。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购票客人都在溜冰游玩,而他们的身后正映衬着黄浦江对岸的东方明珠。

上海鲜少下雪,因此冰雪运动原本并非上海居民所擅长。然而,随着北冰南展,更多的冰雪运动培训、场地建设、赛事和营销活动等都在从北方向南方转移。

截至2021年年初,全国已有的标准滑雪场和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分别增长了317%和41%。包括滑雪装备、滑雪培训、滑雪服务在内的细分领域,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滑雪场的扩建已不局限于北方,室内滑雪场正在向广州、深圳等南方高收入城市进军。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主任吴延年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随着冬奥的举行,中国的冰雪热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冰雪产业链相关企业要抓住热点时期,根据中国人的特点去做设计研发,真正地形成品牌效应,把消费者暂时的热情培养成一种爱好,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持续带动消费。以冰雪制造业为例,相关产品的附加值较高,未来会存在很大市场。

(记者乐琰 吕倩 王海 刘晓颖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键词: 收入 突破 25亿元 冬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