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消费者需要看清套路,消除购物的盲从心态,转变消费观念,杜绝冲动消费、过度消费,做一个智商随时在线的理性消费者。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5%的受访者在“双11”购物节趁便宜囤了货,日用家居、服装鞋帽和母婴用品是人们最常囤的品类。73.3%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有囤货后又后悔的经历,男性受访者比女性受访者比例更高。面对电商购物节,83.3%的受访者表示比以前更冷静了。70.5%的受访者建议做好购物清单,有计划地消费。(《中国青年报》11月13日)
囤积的物品不仅占用了居住空间,降低了生活舒适度,过了保质期还会造成浪费。可是,为什么一到电商的各种购物“劫”,许多人还是不约而同地放心“花呗”,事后却又想要“打折自己的手”呢?
消费决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大脑活动,大脑不只会考虑商品带来的愉悦,也会权衡购物对有限资金的消耗,然后才会决定买还是不买。也就是说,一个思维正常的大脑是拥有理性消费能力的。可是,当折扣、优惠券和各种满减一齐涌来,大脑便误以为自己占了便宜,一时之间,理性可能就离地了,疯狂的购物欲望又占领高地了,加上网上交易一般通过信用卡等电子手段,消解且推迟了付款时的痛感,大脑的控制机制可能也就被骗过了。尤其是近几年的“双11”,商家设置的营销陷阱不断翻新,除了堪比奥数的优惠规则,还有买预售、虚假打折、产品质量打折等套路。每年“双11”过后,都有不胜枚举的维权案例,部分网络经营者涉嫌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
如果说,在商家的忽悠下,大脑本有的抑制冲动的机制失灵是疯狂剁手的主因。那么,心理机制的失衡恐怕是囤货的又一大原因。囤货心理是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在作怪,根本原因是内心缺乏安全感,是匮乏、恐惧、焦虑的心理在作祟。严重的囤货癖更是一种心理疾病,有时会让人出现心悸出汗、心烦胸闷等症状。结果是,人们在商家各种促销的影响下冲动购物,一时兴奋过后,更多的是精神上漫长空虚的恶性循环。人们希望从购物中得到满足,之后却发现产生了更多的负罪感。
近几年,面对电商购物节,理性消费正在逐渐成为消费者的共识。一方面,是因为一年到头接连不断的各种购物节轰炸已经让人疲惫和麻木,给许多人造成了一定的消费疲劳,另一方面,身经百战的消费者也对商家的营销手段具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再加上互联网的便利性,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货比多家”,择优而买。不过,要真正普遍实现理性消费,不仅要净化消费环境,加强对商家的监管,促使其诚信守法经营,还需要消费者看清套路,消除购物的盲从心态,转变消费观念,杜绝冲动消费、过度消费,做一个智商随时在线的理性消费者。(赵清源)
关键词:
“金九”发力失败 “银十”车市同样无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协发布10月车市数据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数据:10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29 5万辆和228 4万辆,环比增长
经销商库存系数迎来四连降 10月库存水平降至警戒线下
11月1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结果显示,10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 39,同比下降26 1%,环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国所有车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国工况 部分企业先行
汽车工况是汽车行业重要的共性基础,也是车辆、能耗、测试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础,此前,我国采用NEDC(欧3 4排放标准的一型试验)工况,消费
10月车市下滑收窄:强势品牌恒强 新能源“四连降” 补贴“退坡”市场趋冷
10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843406辆,环比上涨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来的最差10月。车市寒冬也加剧了马太效
冷门专业背后的火爆需求 殡葬专业大学生: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饭”
把失去的人重新唤回,赋予永恒的美丽。这个过程平静细致而温柔,重要的是充满爱。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有生命诞生,每天也会有生命离...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粤ICP备18023326号-32
中国创氪网 www.chuanganwang.cn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