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从湖北铜绿山,经江西铜岭,到安徽铜陵,长江流经之处,也划出了一条中国冶铜史的轨迹。
炼出新中国第一块铜锭的铜陵有色,与马鞍山钢铁一起,被称作安徽工业的“铁壁铜墙”。“先有铜陵有色,后有铜陵市。”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股份公司总经理蒋培进所言不虚。
然而,历经数千年开采,铜陵市已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长期开采与冶炼累积的环境问题,不容掉以轻心。在资源短板和环境压力面前,伴随共和国一起成长的铜陵有色,能否经受高质量发展的检验?
对于水污染防治,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员工倪军很有信心。他说,现在厂区已经可以将雨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冷却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目前水循环利用率在97%以上,全厂已经没有生产性废水排污口。未来我们还要把新水补充量降得更低,把污水回用率提得更高。”
对于选矿车间主任刘国林来说,他的工作是把熔炼炉送过来的冶炼渣“吃干榨尽”。冶炼渣在选矿车间被研磨成粉末,经过泡沫浮选技术,再次回炉重炼。刘国林说,经过这道工序,含铜量约为1.8%的冶炼渣,最终变成含铜量仅为0.25%的尾矿,每年因此可以回收1.9万吨铜。就连尾矿也会被水泥企业买走,作为高档水泥的添加剂。
二氧化硫,铜冶炼企业常见的污染气体,也是一些厂区刺鼻气味的来源,但金冠铜业有一支厉害的“捕硫”团队。在熔炼炉上方,一根管道蜿蜒数百米,一直延伸到厂区另一角的硫酸车间。车间的废酸工艺员王贤,每天的工作就是提高含硫废气变成硫酸的效率。他说,经过净化、除雾、干燥等流程,金冠铜业的硫元素总捕集率高达99.97%以上。
全国第一家铜冶炼厂——铜陵有色第一冶炼厂,已经在2008年列入落后产能彻底关闭。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第二冶炼厂于去年4月永久关停。“工艺升级、环保减负仍是迫切任务。”蒋培进说,今年7月,环保风险较大的金口岭矿区也已停产。
关停落后旧厂,在新厂进行“三废”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成为全国创新型试点企业以及首批循环经济试点。
铜陵有色最初从矿山起步,当矿山资源枯竭,冶炼和加工便成了重点。蒋培进说,进一步延长铜冶炼、加工产业链,瞄准中高端,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锂电池用铜箔,厚度只有几微米,却是电池的重要原料,也是高附加值的铜加工产品。“加工费用达到过每吨3万至4万元,超过了一吨原料的价格。”蒋培进说,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蓬勃发展,铜箔产业迎来了重要机遇。
铜陵有色下属的铜冠铜箔有限公司铜陵生产基地,比头发丝还薄的锂电池铜箔,在灯光下发出紫红色光芒。生产基地某工场副场长李广胜说,从9微米到8微米,再到6微米,目前企业生产的铜箔厚度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锂电池用铜箔越薄,电池能量密度也越高。”
“这是C7025,这是C14415,这是C7701……”铜陵有色下属企业金威铜业高级技术主管易志辉,对企业生产的各类牌号的铜合金如数家珍。在过去,高性能合金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合金,是我国铜加工业的一个短板。“目前国内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合金牌号还不多,但我们现在也生产出了厚度0.5至3.0毫米、最大宽度1220毫米的系列铜带。”易志辉说。
目前,铜陵有色已和铜合金研发领域的高端人才高维林成立了合资企业,共同研发尖端铜合金材料。“我们的目标是研发一代、量产一代、储备一代。”高维林说,“目前在某些高端铜合金制造上,我们已达到业界领先水平。未来将看到更多高端电子设备使用国产铜合金制品。”
关键词:
“金九”发力失败 “银十”车市同样无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协发布10月车市数据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数据:10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29 5万辆和228 4万辆,环比增长
经销商库存系数迎来四连降 10月库存水平降至警戒线下
11月1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结果显示,10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 39,同比下降26 1%,环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国所有车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国工况 部分企业先行
汽车工况是汽车行业重要的共性基础,也是车辆、能耗、测试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础,此前,我国采用NEDC(欧3 4排放标准的一型试验)工况,消费
10月车市下滑收窄:强势品牌恒强 新能源“四连降” 补贴“退坡”市场趋冷
10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843406辆,环比上涨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来的最差10月。车市寒冬也加剧了马太效
冷门专业背后的火爆需求 殡葬专业大学生: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饭”
把失去的人重新唤回,赋予永恒的美丽。这个过程平静细致而温柔,重要的是充满爱。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有生命诞生,每天也会有生命离...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粤ICP备18023326号-32
中国创氪网 www.chuanganwang.cn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